低碳智能燃煤發(fā)電與超凈排放全國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申請指南(2023)
低碳智能燃煤發(fā)電與超凈排放全國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申請指南(2023)
“低碳智能燃煤發(fā)電與超凈排放全國重點實驗室”是在原“清潔高效燃煤發(fā)電與污染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基礎上重新組建。為貫徹實驗室“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方針,充分發(fā)揮并不斷加強實驗室在低碳、智能、超凈燃煤發(fā)電及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人才培養(yǎng)、技術創(chuàng)新和學術交流等方面的優(yōu)勢,面向國內外科研人員,尤其是中青年學者,設立開放基金。鼓勵國內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研究人員與實驗室相關研究團隊緊密合作,利用實驗室大型儀器設備,開展相關基礎研究工作。
現發(fā)布開放基金資助課題(開放課題)申請指南,采用揭榜掛帥方式確定資助課題。
一、開放課題設置
根據重點實驗室重大科技項目研發(fā)方向指南,經全國重點實驗室一屆一次學術委員會審議,實驗室圍繞燃煤低碳發(fā)電、超凈發(fā)電和智能發(fā)電等方向設置開放課題。詳見附件1。
二、開放課題申請要求
申請者應根據全國重點實驗室的支持方向,以其中一項或多項技術為核心申報開放課題,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課題名稱自定。
1、開放課題實行申請人和實驗室合作人共同負責制。為保障開放課題順利執(zhí)行,每項開放課題指定一名實驗室固定研究人員作為課題合作人。
2、開放課題分重點課題、面上課題和國際交流課題三類。重點課題主要支持孵化前景顯著的課題,資助額度20-50萬元,期限不超過3年;面上課題主要支持前瞻性技術等基礎研究,資助額度5-20萬元,期限不超過2年;國際交流課題主要支持國外學者來實驗室短期訪問、學術交流或合作研究,資助額度不超過10萬元,期限不超過2年。實驗室將根據申請人或申請單位近三年有無與實驗室合作過科研項目或申報科技獎項,在《電力科技與環(huán)?!菲诳l(fā)表過論文,在其它高水平論文引用過《電力科技與環(huán)?!菲诳鶎僬撐?,參加過《電力科技與環(huán)保》期刊論文評審,對課題立項或課題資助額度適當調整。
3、課題批準后下達總經費的50%,剩余經費在驗收通過后撥付,經費的使用應符合《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資金管理辦法》等相關科技計劃管理及經費管理辦法規(guī)定。
4、課題申請負責人應為具有博士或高級及以上專業(yè)技術職稱、具有固定科研崗位的科研人員;課題負責人限申報1項課題,有在研課題的負責人不得牽頭申報,有在研課題的負責人不得參與申報;課題骨干的申報課題和在研的課題數不得超過兩項。
5、課題須設置明確的知識產權目標,原則上重點課題、面上課題和國際交流課題分別要求至少發(fā)表核心期刊以上學術論文3、2、1篇,申請發(fā)明專利3、2、1項。所有知識產權須有實驗室固定人員參加,部分或全部知識產權須由實驗室固定人員作為第一人(第一單位)或作為通訊作者,鼓勵在《電力科技與環(huán)?!菲诳l(fā)表論文。
6、以實驗室為第一專利權人申報發(fā)明專利的,單位署名為:國家能源集團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一發(fā)明人為實驗室固定人員;發(fā)表論文時,開放課題須標注為第一資助項目(含課題編號),單位的署名為:低碳智能燃煤發(fā)電與超凈排放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能源集團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蘇南京,210023(State Key Laboratory of Low-carbon Smart Coal-fired Power Generation and Ultra-clean Emission; China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Nanjing 210023, China)。
7、課題執(zhí)行期間,未經雙方同意,不得將尚未公開的技術資料和數據等所有信息提供給第三方。
8、獲準資助的課題應按實驗室規(guī)定,于每年年底前提交年度工作總結,課題到期驗收前,需提交全面描述研究過程和技術內容的最終研究報告以及論文、專利等研究成果。
三、開放課題申請程序
1、申請者在閱讀指南后,按規(guī)定格式填寫開放課題申請書(附件2)并提交,即視為揭榜,對需要利用本實驗室條件進行研究的,應列出詳細的計劃,實驗室將提供相應的科研條件。
2、實驗室組織人員對申請書進行評審論證,擇優(yōu)確定資助課題并通知申請人。雙方細化落實合作內容,按規(guī)定簽訂技術服務合同。
3、申請書電子版郵件發(fā)送至聯系郵箱,郵件主題命名為“申課題方向+課題名稱+申報人姓名+單位”。郵件發(fā)送截止日期為2023年9月15日。
4、申請書裝訂版一式2份(原件,A4雙面打印,左側裝訂)經所在單位同意并簽字蓋章后,于2023年9月17日前郵寄至實驗室。
通訊地址: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qū)仙境路10號
郵 編:210023
聯 系 人:董月紅
電 話:025-89620789 18752066984
附件:1.開放課題設置方案(2023)
2.全國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申請書(2023)